《中國營造學社匯刊》,是中國營造學社于1930~1945年間印行的全面研究我國古代建筑的重要著作,在建筑史學界人所共知。共計7卷23期22冊,約5600頁,其中插圖約1600頁。原《匯刋》前六卷,在當時從用紙到印刷品質都屬上乘,但由于鉛字印刷和制版技術的局限,其字跡有的不甚清晰,圖版品質有的較差.第七卷兩期,則由于印于戰時,條件極為艱苦,用的土紙石印,其印刷品質非常的差。
中國建筑圖書館收藏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全7卷共23期21冊,其中第一卷至第六卷為民國十九至二十六年(1930-1937)鉛印本;第七卷第二期為民國三十四年十月(1945)石印本(獨缺第七卷第一期)。現留存館內的這套匯刊,卷冊紙張圖版均保存完整,字跡清晰,彌足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館內收藏的第七卷第二期,這本特殊的石印刊物,是梁思成、林徽因等學社同仁們于四川南溪縣李莊自行繪圖、編印、裝訂成冊、出版發行的兩期匯刊之一。抗戰時期,由于當地紙張缺乏,他們只能使用土紙,將墨線圖畫在藥紙上,稿子抄寫在藥紙上,再拿去石印,從折頁子、跺齊、訂孔、穿紙到裱裝封面都是自己動手完成,第七卷一、二期共石印了200冊。這兩期營造學社匯刊,凝聚了學社同仁們的聰明才智和辛勞血汗,其中還包括林徽因先生的母親等學社家屬們的參與功勞。
《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卷一、二期里對宜賓黃傘東漢巖墓、北宋舊州塔、李莊旋螺殿、民居都有較高的評價。學社成員們在李莊的研究成果,大都刊載在這兩期里,梁思成《中國建筑史》中有關四川、云南的內容也都取材于此。
圖 1 中國營造學社匯刊
圖2 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一卷第一期
注:題寫刊名婉漪,即傅婉漪,清季名臣瞿鴻禨先生的夫人,“通文史,工漢隸”,同時也是營造學社社長朱啟鈐先生的姨母。
圖 3 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第七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