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城博會簡介
中國建筑文化中心前身為原建設部建筑展覽館,是建設行業最早開展展覽展示工作的單位,有近七十年組織展覽展示工作的良好基礎和豐富經驗。經向住房城鄉建設部和商務部報備、由中國建筑文化中心主辦的中國國際城市建設博覽會(中國城博會),是集行業主管部門、相關學協會、權威媒體之力,展示城市建設成就、 發展方向的行業盛會,是各級城市人民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相關企業宣傳、展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也是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試點工作的重要宣傳窗口和世界城市日有關內容的聯動展示基地。


二、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會展服務城市發展大局
城市更新正迎來政策紅利的黃金期!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2025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聚焦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與品質提升,7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更錨定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目標,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線,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
這一系列國家戰略部署,為企業開辟了廣闊賽道。第23屆中國城博會誠邀您共赴盛會,搶占城市更新風口,共享萬億級市場機遇,攜手鑄就城市發展新標桿!
三、2025城市更新展示板塊
歷史建筑保護修繕
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
完整社區建設
無障礙與適老化改造
既有建筑改造利用
管線管道更新改造
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
海綿城市與濕地修復
智慧水務與排水防澇改造
城市體檢與房屋體檢
建筑消防與建筑防火
智能家居與智慧社區
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
智慧城管與城市運管服
“好房子”建設
“新城建”與“數字住建”
綠色低碳住宅建設
物業管理服務與智慧物業
四、部分參展單位
1、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及城市管理主管部門
地方人民政府(及派出機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蘇州市人民政府、膠州市人民政府等。
行業主管部門 :山西、浙江、江西省及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天津、上海、重慶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威海、蘇州、合肥、長沙、廣州、廈門、白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長春、太原、西安、青島、杭州、南京、重慶、長沙、烏魯木齊、唐山、開封、徐州城市管理部門等。
2、投資開發、建設施工與工程技術
3、城市規劃、市政設計與勘察設計
4、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
5、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與運營管理
6、綠色智慧城市建設與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
7、行業組織、科研單位、建筑類院校與新聞媒體
8、建筑材料產品研發生產
五、專業觀眾
中國城博會專業觀眾行業分布
展商聲音
六、同期活動
1、韌性城市建設
城市治理現代化發展、市政管道與非開挖新技術和新設備、新城建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更新改造
2、宜居城市建設
城市更新產業協同發展、高品質設計融入人居美好生活、城市更新與工程材料新質生產力發展、美麗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
3、智慧城市建設
“邁向未來之城”創新發展、數字住建賦能城市可持續發展、中國零碳智慧城市與園區投建營
、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
六、往屆回顧
● 展示各地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支撐技術、樣板工程與實踐成果。
● 宣傳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在住房發展、城市更新、城市建設、城市治理、鄉村建設、建筑產業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成果,促進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行業交流。
七、宣傳推廣
八、合作媒體
近兩屆中國城博會邀請130余家媒體單位參觀、采訪、報道,直接間接影響300余萬人次。其中,中央主流媒體包括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央視網、人民網等6家單位;住房城鄉建設行業主流媒體包括中國建設報社、建筑雜志社、《中華建設》雜志社、《中華建筑報》社等20余家單位;門戶網站等其他媒體100余家。(排名不分先后)
九、參展方式
注:1、標準展位(12㎡起租)
包括如下設施:三面(或兩面)展板、一張洽談桌、兩把洽談椅、普通照明、一個220V/5A電源插座、展位內鋪地毯、楣板文字制作。
2、光地(36㎡起租)
如需地毯、射燈、電源及洽談桌椅等設施,可另行租賃。自建展位的詳細規定見參展商手冊。
十、觀眾注冊
1、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中國城博會”公眾號“觀眾登記”
2、進入登記頁面,輸入手機號,獲取驗證碼

3、填寫相關信息,獲取電子門票

4、截圖保存含二維碼登記回執頁面,展期攜帶手機及身份證由東登錄廳入館。
點擊右上角“分享”圖標,可生成邀請鏈接,邀請好友觀展。

